为提高公众和社会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的认识,扩大公众参与固体废物环境管理的途径,增强公众参与固体废物环境管理的能力,从而促进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危害性、充分合理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固体废物,促进发展循环经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十二条“大、中城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发布固体废物的种类、产生量、处置状况等信息”的规定,按照《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导则》的要求,现将我市2011年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情况公告如下:
一、我市固体废物产生、处置的基本情况
(一)工业固体废物
2011年,全市工业企业共产生工业固体废物1421.86万吨,较上年增长267.8万吨。2011年,我市工业固废综合利用1280.34万吨,处置113.57 万吨,贮存33.29 万吨,排放130吨,处置利用率为97.71%。固废种类主要是:粉煤灰、炉渣、脱硫石膏、冶炼废渣和废水处理污泥。具体情况见表1。
2011年,我市工业固废产生量排前5名的企业分别是:宁波钢铁有限公司(冶炼废渣)、浙江国华电厂浙能发电有限公司、浙江浙能北仑发电有限公司、国电浙江北仑第三发电有限公司、浙江大唐乌沙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上述4家电厂主要产生的固体废物是粉煤灰、炉渣和脱硫石膏)。
表1:
2011年宁波市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情况统计表
项 目 |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万吨) |
综合利用量 (万吨) |
处置量 |
贮存量 |
排放量 |
处置利用率 |
上年合计 |
1154.06 |
1034.75 |
60.28 |
59.03 |
0.03 |
94.88 |
本年合计 |
1421.86 |
1280.34 |
113.57 |
32.29 |
0.013 |
97.71 |
注:“综合利用量”和“处置量”的统计数据中包括综合利用、处置上年贮存的固体废物,因此分项合计量大于产生量,下同。
(二)危险废物
2011年,宁波市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为22.76万吨,较上年增长1.3万吨,其中综合利用13.24万吨,处置9.43万吨,贮存量0.17万吨,无危险废物排放,依法安全处置率为100%。产生量列前三位的是:废酸、化工废物、表面处理废物。具体情况见表2。
危险废物产生量前5位的企业分别是宁波宝新不锈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宁波市镇海泰达化工有限公司和台塑丙烯酸酯(宁波)有限公司、宁波钢铁有限公司。
表2:
2011年宁波市危险废物处置利用情况统计表
序 号 |
项 目 |
计量单位 |
上 年 度 |
本 年 度 |
本年比上年增减百分数% |
1 |
工业危险废物依法安全处置率 |
% |
100 |
100 |
0 |
2 |
产生量 |
万吨 |
21.46 |
22.76 |
6.06 |
3 |
综合利用量 |
万吨 |
10.91 |
13.24 |
21.35 |
4 |
其中: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 |
万吨 |
0 |
0 |
-100 |
5 |
处置量 |
万吨 |
10.44 |
9.43 |
-9.67 |
6 |
其中:处置往年贮存量 |
万吨 |
0 |
0 |
|
7 |
贮存量 |
万吨 |
0.11 |
0.17 |
54.54 |
8 |
排放量 |
万吨 |
0 |
0 |
|
2011年,我市产生8464吨医疗废物,处置8464吨,均由宁波枫林特种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集中处置,处置率100%。具体情况见表3。
表3:
2011年宁波市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情况统计表
序号 |
项 目 |
计量单位 |
上 年 度 |
本 年 度 |
本年比上年增减百分数% |
1 |
医疗废物处置利用率 |
% |
100 |
100 |
0 |
2 |
产生量 |
吨 |
8180 |
8464 |
3.47 |
3 |
处置量 |
吨 |
8180 |
8464 |
3.47 |
4 |
排放量 |
吨 |
0 |
0 |
|
2011年,宁波市中心城区城乡生活垃圾清运处理量为131.23万吨,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9.57 %,其中中心城区清运量为 90.74万吨,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五)可用作原料废物的进口
2011年,全市有110家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利用企业,全市共受理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的进口申请8批,实际进口量共计239.706万吨,其中废塑料70.88万吨、废五金106.7万吨、不锈钢4360吨、废纸61.69万吨。
二、我市固体废物环境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危险废物管理。我市的危险废物综合监管信息系统,于2011年1月份完成试运行版的建设,并在北仑、余姚区域内的14家重点危废产生单位进行试点运行。在试运行的基础上。2011年8月系统正式投入运行,在重点企业逐步推行,进一步提高了我市危险废物管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同时,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的环境管理工作和执法力度。建立完善的危废经营单位资料,将危废经营资质、车辆危险货物运输资质和发生危废转移关系的产废单位环评、批复、危废台帐、应急预案等资料充实到危废经营单位的一厂一册中。2011年我市共审批危险废物转移申请1511批次,否决25批次。
(二)推进医疗废物无缝化管理,加强医疗废物管理。针对我市医疗废物收集、处置现状,2011年时环保部门与卫生部门合作开展推广的医疗废物“无缝化”管理,安排环保专项资金140万元,启动了市六区和慈溪市基层医疗单位收集网络的建设,到2011年10月底,顺利完成第一批105个医疗废物规范暂存点的建设,并落实统一运输工具、统一盛装工具、统一标记标识、统一规章制度、统一转运登记等“五个统一”要求,做到制度规范、收集规范、消毒规范、档案规范等“四个规范”。2012年,我市还将继续开展此项工作,最终在全市建设187个规范的医疗废物收集、暂存点,覆盖全市所有402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医疗废物的流失及可能导致的传染病起到了很好的防范作用,确保了我市环境安全。
(三)积极推进污泥处置设施建设。为完成生态省建设任务,我市积极推进污泥无害化处置设施建设工作。2011年,奉化市80吨/日的污泥干化设施和宁海75吨/日污泥消化设施完成设备安装开始调试,鄞州区明州热电160吨/日污泥干化设施投入运行,2011年8月总投资3322万元的宁波北仑电厂污泥干化项目一期投入使用,日处理200吨污泥,象山富春紫光污水厂建成了50吨/日的好氧堆肥设施。至此,我市已形成焚烧处理污泥1000吨/日的能力。为我市全面完成省厅部署的污泥无害化工作提供保障。
(四)推进电子废物处置设施的建设。为贯彻落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51号),保障国家家电“以旧换新”过程产生的废旧家电得到妥善拆解处理,推动废旧物资回收朝着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宁波北仑环保固废处置有限公司计划在厂区2#、3#暂存仓库内建设废旧家电拆解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以人工初步拆解后,辅以切割、破碎、分离、磁选、玻璃干洗等设备,建设电视电脑拆解线、办公电器和手机拆解线、冰箱冰柜拆解线、空调拆解线、洗衣机拆解线各1条,设计废家电总处理能力120万台/年。2011年11月已完成设备安装并投入试运行。
(五)进一步完善进口废物管理。2011年,我市继续加强对加工利用企业的日常监管,依照省环保厅对限制类进口废物加工利用企业管理通知要求,结合我市实际,严格把关,优化发展。继续推进第七类进口废物圈区管理,对69家第七类进口废物的定点企业严格考核,总量控制,定点资质核定,进一步推进“圈区管理”。建立废塑料利用企业退出和进入机制,对工业区内具备集中供热条件的再生化纤企业,要求通过使用集中供热、天然气、电等清洁能源的方式淘汰燃煤锅炉,进一步优化废塑料利用企业的发展。建立进口废物利用企业环境行为与进口量核定机制,2011年对9家被处罚企业进口总量下调10%。通过批文发放与企业环境行为挂沟的方式,促进企业严格遵守环保相关法律法规。
(六)进一步推进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国际履约工作,2011年9月15日,我市举办的“国际臭氧层保护日”晚会,加强对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宣传,提高群众对保护臭氧层的认识。组织召开了宁波市水产行业消耗臭氧层物质现场调研会,加强我市CFC-11淘汰工作。进一步完善履约设施。我市建成了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ODS收集存放库,并开展了废弃和替换的ODS收集回收活动。做好淘汰ODS能力建设验收的准备工作。宁波市环保局会同宁波海关、宁波进出口检验检疫局、市质量监督局、市工商局建立打击非法进出口消耗臭氧层物质联动机制。
三、固废治理设施建设情况
“十一五”期间,市政府高度重视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处置设施的建设,在政府的引导下,我市投入近20亿元的资金,建设了一批固体废物的处置设施,涉及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废物、污水处理污泥、生活垃圾、餐厨垃圾、社会源固体废物、农村农业固废、病害动物及产品、畜禽养殖污染的收集、处置和利用,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设施体系。我市的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在全国领先,能满足全大市危险废物集中安全处置的需要。
表4:
宁波市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汇总表
序号 |
经 营 单 位 |
经营设施地址 |
经营危险 废物类别 |
处置、利用方式 |
经营规模 (吨/年) |
1 |
宁波市北仑环保固废处置有限公司 |
北仑区 |
HW17、HW18、HW20-HW 32、HW36、HW46-48 |
焚烧 |
9900 |
HW17、HW18、HW20-HW28、HW 30-32、HW36、HW46-HW48 |
安全填埋 |
17500 |
|||
HW34、HW35 |
物化处理 |
5600 |
|||
2 |
宁波大地化工环保有限公司 |
镇海区 |
HW02-06、HW08、HW09、HW11-14、HW16、HW34、HW35、HW37-42、HW45、HW49、剧毒农药、鼠药 |
焚烧 |
3000 |
HW41、HW42 |
精馏回收、利用 |
8000 |
|||
HW33 |
物化处理 |
10 |
|||
废活性炭 |
再生 |
400 |
|||
工业包装桶 |
清洗再生 |
25000只/年 |
|||
氰化物包装桶 |
36000只/年 |
||||
HW13 |
热脱附 |
7000 |
|||
3 |
宁波枫林特种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 |
北仑区 |
HW01 |
焚烧 |
8760 |
HW02 |
10 |
||||
HW03 |
10 |
||||
4 |
宁波科环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
余姚市 |
HW17 |
煅烧 |
30000 |
5 |
宁波市鄞州双能有色金属固废利用厂 |
鄞州区 |
HW17、HW19、HW22、HW23、HW46 |
萃取 |
10000 |
6 |
宁波港强实业有限公司 |
镇海区 |
HW08 |
脱水、调和 |
24000 |
HW09 |
电解 |
8000 |
|||
7 |
宁波万润特种油品有限公司 |
北仑区 |
HW08 |
脱水、调和 |
2000 |
8 |
宁波国利蚀刻液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
镇海区 |
HW22 |
电解 |
3600 |
9 |
宁波北仑千和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北仑区 |
HW08 |
收集、贮存 |
20000 |
10 |
宁波海曙银影固废处理有限公司 |
镇海区 |
HW16 |
电解 |
500 |
四、本公告数据主要来源于《2011年宁波市环境状况公报》。
五、本信息公告由宁波市环境保护局每年定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