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北仑区被生态环境部正式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成为全国临港工业地区绿色发展的“生态样板”。
自2017年提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目标以来,全区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协同推进生态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区GDP从2016年的1153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1630亿元,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县(市)区第一方阵;规上工业总产值从2016年的2458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3125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从2016年的43%提升到2018年的60.5%,连续八年领跑全市。同时以临港产业、装备制造业为支柱,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补充的先进制造业体系日趋完善。通过大力发展港口、物流、贸易、金融等港口后服务业,临港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始终把生态文明放在全局发展中的优先位置,特别是今年提出打造国际化滨海秀美之城战略部署,研究出台“美丽北仑”三年行动计划,从更高站位谋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三年来先后投入“五个30亿”全面实施生态文明提升工程,扎实推进区域绿色转型、“五水共治”“五气共治”、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两整两提”、“清洁家园”以及生活垃圾分类等重点工作,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区PM2.5从2016年的33微克/立方米下降至2018年的28微克/立方米,优良率始终保持在86%以上,2018年六项主要污染因子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10个区控以上河道断面水质优良率从2016年的66.7%提升到2018年的90%。280多家重点企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查,资源产出、资源消耗、资源循环利用、废物排放等指标名列全国前列,主要污染物逐年下降,全区四项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每年均超额完成市定目标。先后获评全国循环经济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首批“河湖管护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区”、省“美丽浙江”建设工作优秀区、省“基本无违建县(市、区)”,四次捧获省治水“大禹鼎”,并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北仑加快跻身全国一流强区最前列,建起坚实的生态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