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工作动态

“甬”立潮头,宁波创成浙江省首批四星级“无废城市”

8月8日,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美丽浙江建设推进会召开,宁波市本级获评2022年度省级四星级“无废城市”,为当前最高星级。下辖奉化区获评四星级“无废城市”,江北区、镇海区、北仑区、鄞州区、慈溪市、宁海县获评三星级“无废城市”,宁波获评星级“无废城市”区(县、市)数量全省第一。

2020年以来,宁波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锚定“两个先行”,对标推进“六大变革”、打造“六个之都”新目标新要求,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要求,全方位推进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广泛宣传“无废”理念,不断探索和创新“无废城市”建设模式,为全国、全省提供“无废城市”建设“宁波样板”。

多方联动,增添“无废宁波”新动力

一是高位谋划。市政府印发《宁波市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迭代更新四张清单,细化任务落实举措。二是强力推进。市政府召开全市推进会,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合力、明确目标、压实责任,推动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三是部门协同。市级29个部门按照责任分工,密切配合,加强协作,高效助推“无废”建设。四是强化督导。制定全域“无废城市”建设问题清单,市人大、政协、纪委坚持定期督导建设工作。

多元共治,推动“无废宁波”新发展

一是以绿色低碳为核心,发展“无废工业”。加强绿色示范创建,累计建成44家省级和71家国家级绿色工厂。推动两个收运体系提质扩面,全市共建成19个一般工业固废收运分拣中心和12个小微企业危废收运中心,企业覆盖数量达8万多家,全省领先。累计建成危废集中利用处置企业34家,总处置能力达到348万吨/年,全省第一。

二是以生态循环为宗旨,发展“无废农业”。深入推进“肥药两制”改革。加强农业固废回收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7.32%,积极推动废弃农药包装物、农膜回收利用。稳步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全面建立种养点对点、量对量的对接消纳模式,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率99.91%。

三是以绿色理念为先导,倡导“无废生活”。强化源头精准分类,累计创成省级高标准垃圾分类示范小区683个、分类示范村119个。垃圾分类成效位列全国第二、全省第一。全市建成投运15座生活垃圾集中处置设施,设计处置能力达1.4万吨/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加强资源集约,成功入选首批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小区覆盖率达97%。

四是以全程管理为主线,发展“无废建筑业”。推广绿色建筑,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占新建民用建筑比例达到100%。培育资源化利用企业86家,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98.77%。积极搭建“1+3+5+N”建筑垃圾处置智管服务应用系统,实现建筑垃圾处置实时监管。

多样宣传,打造“无废宁波”新样板

一是加强“无废”宣传。全面塑造为民、亲民、惠民的“无废城市”共建宁波品牌,通过新闻发布会、甬上直播间面对面专访、现场活动、省级及以上主流媒体报道等形式,走深走实“无废”群众路线。二是创新“无废细胞”建设。牵头完成浙江省“无废工业园区”等3个细胞建设指南修订,推动新型细胞建设,累计建成千个以上“无废细胞”。三是凝聚宁波特色经验。8个典型案例入选浙江省全域“无废之窗”,2个案例入选浙江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最佳实践公众案例,9个“无废城市细胞”入选省级百优“无废城市细胞”。

下一步,宁波将在巩固四星级“无废城市”的基础上,持续深化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提升五大类固体废物治理能力,不断探索和创新“无废城市”建设实施路径,全面打造“无废城市”建设“宁波样板”,为宁波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注入“无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