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污染防治 » 水污染防治

宁波市标本兼治、陆海统筹 全力以赴打好水环境治理攻坚战

今年以来,宁波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深化落实省委省政府新时代美丽浙江建设决策部署和全市治水誓师大会精神,切实增强责任意识、紧迫意识、忧患意识,紧紧锚定 2024 年度碧水保卫战考核目标,以改善和提升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全力以赴打好水环境治理攻坚战。1-3 月,全市国断面水质优良率为 90.9%,同比持平;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为 96.3%,较去年同期上升 11 个百分点;市控及以上断面和三江一级支流水质优良率分别为 97.9%和73.9%,较去年同期分别上升 3.2 和 15 个百分点;镇海区成功通过第一批省级水生态修复示范试点工作;北仑梅山湾顺利通过国家美丽海湾优秀案例省级审查。

(一)坚持高位推动,“甬有碧水”攻坚行动进一步深入。一是高标准召开治水誓师大会。汤市长亲自组织召开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暨治水誓师大会,谋定年度治水目标要求;全面启动宁波市“甬有碧水”攻坚行动实施情况专项审计,深层次推进治水共工作。二是对接谋划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机制。主动对接市财政局,聚焦“甬有碧水”绩效考评、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入海河流总氮控制、近岸海域水质等治水重点难点,协调推进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机制。 三是谋划推进治水队伍融合。完成新一轮“五水共治”办选调干部集中办公,深入谋划“五水共治”办、水处、水环境研究所等人员、机构、技术融合,进一步提升整体业务能力。四是切实加大治污水工程项目调度。按月调度“甬有碧水”奖励资金使用情况,督促各地上报 2024 年度“甬有碧水”工程建设项目,目前各地已上报治污水工程 151 个,共计投资 71.3 亿元。五是做好第六届世界佛教论坛相关工作。会同市水利局编制《水域环境品质大提升行动专项方案》,按照前期落实、重点保障和巩固提升三个阶段有序推进论坛举办期间水环境治理工作;同步开展全市水环境整治提升大排查行动,建立形成问题、亮点提升、工程等“三张清单”。

(二)坚持源头治理,地表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一是紧盯重点断面水质攻坚。加强重点断面周边环境督导检查,指导属地制定断面“一点一策”整改方案,督促整改措施落地;下发《关于下达 2024 年度“甬有碧水”绩效考评目标的通知》,明确 2024年度市控及以上断面和三江一级支流水质考核目标;持续推动三江一级支流监测考核,做好采测分离监测和月通报制度。二是推动黑臭水体整治动态清零。印发实施《关于开展 2024 年度宁波市城市黑臭水体及返黑返臭风险点排查工作的通知》《关于深入开展农村黑臭水体和返黑返臭风险点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全面部署 2024 年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工作;委托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对宁波全域范围疑似黑臭水体开展常态遥感排查,经现场核查后,第一时间移交属地整改。三是大力推进“一网一口一厂”提升攻坚。印发实施《宁波市城镇污水管网提升改造行动方案(2023-2027 年)》,加快补齐我市管网功能性、结构性短板。印发实施《宁波市深化推进入河排污(水)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宁波市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方案》,加快排污口“查、测、溯、治”。1-3 月,新建污水管网 28.5 公里、改造雨污合流管网 15.36 公里、清淤管网 1447 公里;进水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浓度高于 100 毫克/升的污水处理厂较去年同期翻番;累计完成河湖岸线排查 13098 公里,排查排口 73702 个,完成监测 1628 个,规范整治排污口 45 个,录入宁波市排污口智慧场景平台的排口52411 个。

(三)坚持陆海统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深入。 一是开展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排查。重点对督察巡视、海洋审计、入海河流、入海排污口、海水养殖、美丽海湾建设等 6 方面内容全面自查,形成自查报告,做好三轮中督迎检准备。加快涉海问题整改,完成《宁波市海洋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情况专项审计》立行立改类问题销号。二是推进入海河流总氮管控。下达甬江流域关键断面总氮考评目标,拟定海水水质和入海河流总氮财政奖惩方案。对甬江游山、鄞州大嵩、象山浮礁渡总氮超标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三是加大海漂垃圾监管力度。对一季度监测发现海漂垃圾较多的镇海、宁海、象山、前湾等 4 个区县市进行通报,督促完成问题整改;谋划“小蓝之家”海漂垃圾处置项目,推广奉化海洋伙伴运维实施。四是加强涉水涉海行业整治。根据省生态环境厅揭榜挂帅工作要求,制定实施《宁波市船舶修造行业污染整治提升专项整治方案》《宁波市修造船行业环境治理水平评估体系和整治验收标准》,加快推进修造船行业突出问题整治。同时,配合推进海水养殖尾水治理工作,协助省生态环境厅开展海水养殖调研,加快推进《浙江省海水养殖尾水排放标准》编制。

(四)坚持底线思维,水环境安全保障进一步有力。 一是持续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推进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安装完成 214 个电子围栏监控点位,推进“智能发现-智能预警-实时监控-抓拍取证”闭环管理,累计发现问题 882 件,全部移交属地落实整改;组织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险源筛查行动和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行动,进一步强化水源地常态化监管。二是加大重点涉水问题整改销号。对《今日聚焦》、省治水办曝光台历年“找寻查挖”专项行动等尚未完成整改问题,进行整改帮扶,现场核实问题进度,督促各地认真抓紧完成整改任务,持续盯办整改进度。加快推进宁大及周边水环境治理,定期调度工作进度,加大周边河道水质监测。三是强化数智赋能水环境治理。加快推进入河入海排口监管应用场景和地表水监管场景上线,进一步完善入河入海排口档案和地表水监测数据。同时,协同资规局推进宁波市“甬有碧水”数智治水孪生应用项目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