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态保护 » 保护生物多样性

“三生融合”的镇海样板:创新领航 赋能生态

春天,当白鹭优雅的身姿再次出现在监控屏幕上,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公司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林旭涛不禁露出笑容——“老朋友又回来了!”

宁波植物园坐落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望着园内新引种的水紫树身姿挺拔,植物园总园艺师万开元满意地点点头:“又多了一种可以本地推广的水湿生木本植物!”

镇海是国内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然而工业强区镇海却并不缺少绿色,并且通过科创赋能,打造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优良“三生融合”的镇海样板。2020年,镇海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车辆穿过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以下简称“镇海炼化”)巨大的厂区,经过高耸的炼塔和密集的管道,就到了白鹭园。

林旭涛告诉我们,这里以前有一条小沟渠,还有一套小的生产装置,不知哪年开始,白鹭在旁边的树林中安了家,形成了上千只规模的白鹭自然栖息地。

对于镇海炼化来说,白鹭可是名副其实的“团宠”。原来这里的生产装置被彻底拆除,并建成小湖,形成1.5万平方米规模的白鹭园,为白鹭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本来一组管道需要从园内直线穿过,但是担心破坏白鹭园,也担心施工过程的噪声、光亮可能产生惊扰,公司增加了两三百万投入让管线拐弯绕行。以前规划附近建生产设施,但是为了白鹭园把总规划图都进行了优化调整,让白鹭的“家”更大。

白鹭为什么会选择在化工园区里筑巢?专家认为,镇海炼化邻近海边滩涂,白鹭的食物非常充足,加上这片区域林木繁茂,有洁净的水源和安静的环境,所以吸引了白鹭在这里安家。

不仅自己把白鹭保护好,镇海炼化还打开大门,邀请大家一起到白鹭园来亲身感受这神奇的一幕。从2013年第一期公众开放日开始,已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累计举办500多期,接待各界公众逾1.5万人次。

借助科技的力量,2022年6月,镇海炼化正式上线国内首个全景式白鹭全球慢直播平台“I-EGRET”网站,11个高清摄像头24小时展示白鹭们的一举一动,觅食、筑巢、孵蛋、打闹……全世界共同见证着化工厂区中白鹭们的幸福生活。

2022年12月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期间,镇海炼化白鹭园作为企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在“中国角”活动上发布。

林旭涛介绍,公司正在进行科研立项,希望通过给白鹭安装定位装置,来确定他们到底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每年飞回来的白鹭是不是稳定的群体?公司还规划在厂区形成白鹭林带,让白鹭有更多栖息空间。

“以前只知道镇海有镇海炼化、镇海中学,现在发现还有这么好的植物园!”林阿姨家住宁波市海曙区,专程到镇海区来逛宁波植物园。

宁波植物园前期总投资18亿元,建成开放的一期占地322公顷,园内布设樱花海棠园、木兰春色园、月季园、兰园等17个植物专类园,现有植物5千多种,其中有水松、珙桐、普陀鹅耳枥、南方红豆杉等110多个珍稀濒危物种。

在万开元看来,游乐只是植物园的功能之一,“植物园跟一般公园不同,有深厚的科学内涵,是宁波市植物物种最丰富的地方,在宁波生物多样性保护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万开元告诉我们,宁波市2012年提出建设海绵城市,需要找出能够在积水环境中生存的植物品种。可当时园林市场上提供的不超过20种。通过植物园的精心筛选和培育,原本广泛用于陆地园林的“红千层”被发现还能在水中栽种,扩大用于市政滨水绿化。从北美洲引入的水紫树能直接在水中生长,绿量大,种子可以作为鸟类的食物,已经用于镇海区东部新城的绿化。

植物园中常年有植物学专业的研究人员进行科研项目,寻找水生植物的独特机理。承担的宁波市重点科技项目,已经推出十几个物种用于东部新城等地区的城市水系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