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为全力推进更高水平生态市建设,落实落细大运河保护工作,我市召开更高水平生态市建设调度会。会议总结了前一阶段工作进展,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问题,部署下一步重点任务,进一步动员全市上下统一思想、提振信心,凝心聚力、鼓足干劲,推动大美宁波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副市长徐强主持会议并讲话。
徐强指出,要清醒认清形势,以坚定有力的决心扛牢政治责任。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高水平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覆盖,生态文明建设呈现示范领跑态势。今年以来,我市生态市建设情况总体良好,“稳”的态势不断巩固、“进”的动能有效激发、“新”的亮点持续显现。但当前我们在污染防治攻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还存在差距、短板和问题。可以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更高水平生态市建设的形势十分严峻,任务十分艰巨。
徐强强调,要靶向精准发力,以雷霆万钧的攻势狠抓工作落实。要锚定问题导向抓整改。前期市美丽办已形成了生态环境问题清单和重点任务清单,各地各部门要对涉及本地区本领域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举一反三,实事求是明确整改目标、整改措施、整改时限。要聚焦项目导向强攻坚。在空气质量方面,要坚持“每小时必争、每0.1微克必争”,抓好秋冬季空气治理攻坚,确保PM2.5浓度排名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在水环境质量方面,高标准提升改造城镇污水管网,全面完成入河入海排污口整治,加快污水处理厂深度脱氮改造,确保国控入海断面总氮浓度达到控制要求,不出现黑臭水体。在固废方面,要全力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深化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利用、无害处置,打造一批无废工厂、无废学校、无废机关等“无废城市细胞”,危险废物保持“趋零填埋”,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要立足长远导向促转型。在产业结构方面,谋划实施结构优化、节能减排项目,“一业一策”开展八大高耗能行业能效诊断、技术改造、节能降耗减排,推进省级以上产业园区新一轮循环化改造,积极打造零碳工厂、零碳园区等零碳单元,加快实现规上企业绿色化改造全覆盖。在能源结构方面,要统筹推动风、光、核、氢、储等新能源开发建设,加快构建清洁、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在交通运输结构方面,要统筹提升水铁管运输比例,积极推进货运“公转水”“公转铁”。要加快提高新能源装备比例,加快港口、机场、物流园区等新能源化建设,提速推进新能源重卡规模化应用和老旧车船淘汰更新,稳步提高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
徐强表示,要强化担当作为,以决战决胜的姿态确保工作实效。压紧压实责任,各地各部门要树牢“一盘棋”思维,结合突出生态环境问题“1210”专项查改行动,坚持常态化、过程化、动态化督导,围绕更高水平生态市建设和大运河保护相关问题提前部署、主动查改。统筹协同推进,各地要加快组建专班机构,聚焦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等重点任务清单,动态跟踪指标任务落实情况,查漏补缺、攻坚提升,明确时间节点、工作路径,形成齐抓共管、同向发力的强大合力,确保各项工作高质高效推进。创新思路打法,要善于运用大数据、新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进一步发挥美丽办平台效能,健全常态化制度化会商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要以数据赋能生态治理,提高精准监测能力,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
会上,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林伟明汇报了更高水平生态市建设的总体推进情况和大运河保护相关情况。各区(县、市)和前湾新区、高新区汇报了更高水平生态市建设推进情况。
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能源局、市文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和各区(县、市)政府、开发园区管委会分管生态环境工作领导,生态环境部门主要负责人,海曙区、江北区、镇海区、北仑区、鄞州区、余姚市政府办公室联系文旅工作副主任,文旅部门主要负责人,以及市生态环境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