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公告公示

2025年度市生态环境局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责任清单

一、共性工作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关键少数”、重点对象、社会全员一体推进,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作为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重点课程,作为年度普法重要内容。充分运用各类阵地平台,采取各种形式,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大众化传播、常态化宣传。

(二)加强党内法规学习宣传。以《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为重点,注重党内法规宣传与国家法律法规宣传的衔接协调,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做党章党规党纪自觉尊崇者、模范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三)广泛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宣传教育,组织开展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与浙江”主题宣传月活动。

(四)切实做好民法典宣传工作。大力弘扬平等自愿、诚实信用、权利义务一致等法治精神,推动民法典在我市的有效实施。

(五)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颁布十周年及我市“十四五”规划的圆满收官、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开放、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乡村全面振兴、共同富裕、生态环境保护、文化繁荣发展等重点工作,深入开展“服务大局普法行”活动。

(六)聚焦涉民生重大事项,做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扫黑除恶、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妇女儿童保护等专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结合工作职责,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宣传教育工作。

(七)深化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区分不同行业、领域、对象,探索构建公民法治素养地方版、行业版等市域公民法治素养基准。聚焦领导干部、未成年人、村(社区)“两委”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重点群体,分层分类推进精准普法,推动公民法治素养在实践中养成。

(八)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结合行业领域特色,创作与群众工作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喜闻乐见、积极向上的法治文艺作品,打造特色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利用好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抢占主阵地,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助力港城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九)学法、年度法律知识考试以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述法工作,各单位党委(组)理论中心组集体年度学法不少于4次,组织好本单位公务员学法用法学习和年度法律知识考试工作。

(十)做好“八五”普法的收官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做法,研究谋划“九五”普法工作。

二、个性工作

(一)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排污许可管理办法》等新出台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加强企业和社会公众环保法律意识,提升我市生态环境保护水平。

(二)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普法宣传。依托我市建成的生物多样性体验地,挖掘各体验地的景观观赏、科普教育、文化传承等功能价值,开展生物多样性体验活动和普法宣传教育,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旅游、科普研学等深入融合。

(三)成立宁波市生态环境法律志愿服务团,联合市律师协会组建专业化生态环境法律志愿服务团队。目前组成由32名在环保领域具有丰富实务经验的律师服务团,2025年开始通过专业法律手段助力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全民共建美丽宁波。


2025年度市生态环境局普法重点项目表

单位

项目名称

普法内容

活动

时间

普法形式

普法

对象

备注


市生态环境局

宁波市生态环境法律志愿服务团

环保普法:通过组织各类讲座、培训、社区宣传等形式,向公众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引导公众自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

公益诉讼:积极参与调查研究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线索,为符合条件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提供法律咨询、证据收集、诉讼代理等专业服务;

企业合规:帮助企业梳理和解读相关环保法律法规政策,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环保合规方案,协助企业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防范环境法律风险,减少环境违法行为。


3月到12月

培训讲座、广场活动、企业专场等线上线下媒体进行宣传

领导干部、企业和社会公众等


注:1.所列项目应是市级机关的项目或与区县(市)、下属单位共建项目;2.活动时间明确到月,如当月不

能完成往后延续的,请及时向市普法办说明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