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美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挖掘游步道建设我市无边界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建议》(第274号提案)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市推进自然生态科普教育实践,打造无边界自然博物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建议与当前我市正在着力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设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高度契合,是推进全社会共建共享生态甬城,提升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的重要载体。我局对此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积极吸纳并融入重点工作加以推进。现结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科学技术协会等单位的协办意见,将相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相关工作推进情况
宁波依山傍海,是浙江省少有的兼具山水林田岛、江河湖海湾自然禀赋的滨海港城,孕育着丰富而又独特的生物多样性,绿水青山间也遍布着纵横交错的生态游步道,成为公众亲近自然、近悦远来的美丽牵引,对此,我市在切实抓好自然生态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积极挖掘生态资源,打造平台场景,加强科普教育,推动全民共享。
一是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筑牢生态安全基石。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近年来,我市锚定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建设目标,积极推进《宁波市生物多样性若干管理规定》立法调研,制定《宁波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5-2035年)》,在全省率先建设“1+5+X”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体系,牵头成立浙东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联盟,全域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全市记录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546种,其中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2种;维管束植物2183种,其中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3种;海洋生物资源种类达上千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20余种。近三年来,我市生物多样性友好指数保持全省第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持续性、稳定性持续增强。北仑区获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海曙龙观乡成为全国首个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杭州湾湿地公园、镇海炼化白鹭园等荣膺全省观鸟胜地。
二是推进无边界自博馆建设,打造亲自然平台。诚如您在建议中提到的我市拥有着穿山越海、众网密布的生态游步道,成为广大市民参与大自然运动的重要平台,徒步轨迹数位列浙江省第一。在倡导市民亲近自然的同时,我们十分注重自然教育,比如结合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在宁海特色古道、象山韭山列岛等地设置重点物种科普信息,并在宣传选材上采用生态环保材料,注重环境融合,引发公众好奇、探究和参与。同时,推出“美丽地图”小程序,植入自然生态场景、美丽体验路线,给市民探秘自然提供美丽指引,如在奉化大堰镇上线全市首条生物多样性风景线,吸引市民体验自然万物博美。在海曙龙观建设落地全国首个自然笔记创作营地,组织开展自然笔记征集大赛,建立自然笔记导师团,引导广大青少年更加积极走进自然、记录自然,进而激发保护自然的自觉自为。
三是加强自然科普教育,营造全社会参与氛围。保护自然生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与每个人都休戚相关。近年来,全市上下依托各类自然生态平台,利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世界环境日、全国生态日等重要节日,组织各类主题宣传教育,引导全民参与自然生态保护。我们以“把自然搬进城市”的理念,挖掘打造周尧昆虫博物馆、宁波海洋研究院等30个市级及以上生物多样性体验地,高水平承办全国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主题活动,连续组织开展四届生物多样性体验月活动,弘扬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激发全社会珍惜保护野生动植物热情,参与人次超150万人次/年。同时,以宁波自然生态为特色,编制出版《山海比邻 和谐共生 宁波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书籍,全景解析植物、鸟类、海洋生物等八大类生物群像图谱,衍生出“山海甬趣”等自然教育品牌,系统展现宁波“山海相拥”生态特质,荣获浙江省“白海豚”公益奖等奖项。
二、下步工作
虽然我市在加强自然生态保护打造无边界自然博物馆等方面做了积极实践,但对现有生态游步道的挖掘利用还不充分,生态化打造分级分类精品体验线路还有不足,需进一步加以改进提升,以更好地满足公众优美生态环境需求。
一是更大力度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出台实施《宁波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5-2035年)》,建立健全调查、监测、评估、预警机制,摸清家底本底、加强重点保护、确保生物安全、推进试点示范,更好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打造更高水平大美宁波。积极打造一批生物多样性友好企业、友好社区、友好乡镇、友好公园等友好单元,把保护生物多样性理念触角延伸到城市的角角落落。
二是形实结合推进自博馆建设。一方面,以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成果为基础,认真梳理生态游步道周边物种信息,结合先进城市做法,系统集成、分类打造一批特色物种、地质地貌、自然奇观等美丽生态特色体验线路,融合自然元素开展物种科普宣传,做优做好无边界自然博物馆。另一方面,积极谋划建设实体化的宁波市自然博物馆,传播普及自然科学知识、提升公众自然科学文化素养,给公众提供更加可感可及的生态场景体验。
三是双线发力推进自然科普教育。线下,用好各类生物多样性体验地、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等载体平台,紧扣“‘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六五环境日”、“全国生态日”等重要节点,深入组织开展系列活动,讲好宁波自然生态故事,持续激发全民参与热情。线上,做优做强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全新推出抖音号“大美宁波”,生动展示生态韵律,并打造新版“美丽地图”,引导公众走出家门,亲近自然,感受大美宁波魅力。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在今后继续多提宝贵意见。
宁波市生态环境局
2025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