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各地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广泛的全国生态日宣传活动。
一、海曙
8月13日,海曙区石碶街道健康教育广场举办以“筑牢法治根基,护航美丽河湖”为主题的全国生态日宣传活动,旨在号召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由市生态环境局海曙分局等多个单位共同举办,现场设置主题展示区、法律咨询台、有奖问答区等功能区域。活动伊始,市民姚乾秦被聘为奉化江“民间河长”。司法护航环节,工作人员现场分发手册,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环保知识有奖问答区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答对问题的参与者获得纪念品。活动吸引了数百名市民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二、江北
8月15日,宁波市无废主题文化公园启幕仪式在江北区荪湖公园举行。这是全市首个以“无废”为主题的文化公园,用植入创新理念和废物改造的巧思,将宁波市“无废城市”建设成果呈现在大家的眼前。
三、镇海
8月15日,镇海区招宝山街道城东社区一鑑池畔揭幕了一幅由非遗面塑技艺打造的“生态地图”,标志着“生态文明观测点及环保研学路线”正式启用。该路线由城东社区与宁波市生态环境局镇海分局联合发布,以非遗面塑为载体,市级非遗传承人黄铁军将10处地标神韵凝聚为“招宝生态十景”。启用仪式上,居民代表、青少年志愿者和外国留学生代表共同将这幅“生态画卷”安装上墙。一鑑池作为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小微水体观测和治理的标志性点位,水质经过专业人员初步判断为良好。城东社区绿色协会会长郁振伟在讲话中明确了志愿者的使命,小观测员代表辛梓宇分享了参与社区生态实践的感悟。这幅“面塑生态地图”是城东社区和当地生态环境部门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的缩影,将持续深化生态环境宣教村社联动,协同推进公众参与,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四、北仑、象山
8月15日,象山港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修复实践地成立,系全省首个。与此同时,该实践地首批两个替代修复项目正式落地,分别为梅山湾鸟类友好型湿地提升改造项目和象山黄避岙乡养殖尾水治理项目,共涉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140万元。“一实践地两项目”的亮相,意味着宁波在全省率先瞄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对无法原位修复的污染事件,通过政府引导、替代修复,让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应用尽用”。
五、鄞州
8月15日,市生态环境局鄞州分局在宁波儿童公园举办“探索自然之美·记录神奇自然”自然笔记活动。20余组家庭在导师带领下,观察公园内的动植物形态与行为细节,记录自然生态。当晚,参与者还体验了“夜探儿童公园”活动,观察夜间昆虫习性,感受生物多样性,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六、奉化
8月14日,奉化区在大堰镇举办“生态价值转换、助力共同富裕”全国生态日主题活动。与会人员视察箭岭村厨余垃圾堆站、环保集市和环境学习中心,调研生态文明议事点工作。座谈会介绍全国生态日背景及奉化实践基地建设情况,交流生态文明建设报告。与会人员围绕主题热烈讨论。大堰镇将深化“监督-协商-转化”机制,推进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和生态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奉化区将加快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深化“两山”转化模式,挖掘典型案例。
七、余姚
在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市生态环境局余姚分局联合余姚市人民法院、余姚市城市展览馆和余姚市住建局在余姚万达广场开展主题为“共建生态文明,共护绿水青山”和“书香万达 绿意同行”的亲子公益活动。活动聚焦“知识 + 行动”,通过环保阅读、手绘DIY以及现场宣传等形式,吸引了三百余名市民积极参与。活动包括亲子互动课堂、书香传递环保理念、手绘布袋倡导绿色生活和商户联动共筑“绿色商圈”等环节。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垃圾分类知识,更通过亲手创作,将环保意识深深植根于心中,真正实现了“在玩中学,在做中悟”。
八、慈溪
8月15日下午,慈溪市生态文明促进中心联合市文明办、团市委、市融媒体中心举办慈溪市第二届“慈有野保”青少年自然笔记大赛结果公布暨自然笔记研学线路启动仪式。活动中,慈溪市第二届“慈有野保”青少年自然笔记大赛结果公布,本次大赛共收到作品136幅,经过专家评审、严格遴选,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39名,同时评选出优秀指导教师3人。正式启动慈溪市自然笔记研学线路,80余名学生及家长体验参观了慈溪市坎墩街道农垦馆。
九、宁海
8月8日傍晚,“生态筑未来·今天我发布”宁海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转化二十年专场发布在宁海县天明湖公园广场举行。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研究员张清宇、宁海县胡陈乡文旅推荐官叶含秀、国网新源浙江宁海抽水蓄能电站副总经理孟继慧、宁海县深甽镇多村联营乡村运营官张芝铭等四位发布人,以“生态筑基”“桃园金线”“蓄能密码”“庭院动能”为脉络,生动描绘了宁海践行“两山”理念、解锁绿色财富密码的壮美画卷,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的生态动能。8月15日,市生态环境局宁海分局组织20组亲子家庭走进光大环境有限公司,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环保实践活动,通过“环保小课堂”、参观垃圾处理全流程等形式让孩子们在互动中感悟环保意义,在实践中培养绿色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