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近日,由宁波市生态环境局主办的“‘两山’辉映20载 宁波乡村焕绿颜”采风探访活动圆满举行。由《浙江日报》《宁波日报》、宁波电视台等省市主流媒体记者,网络大V“宁波倪少”“西门町吃在宁波”,生态专家及市民代表组成的20余人采风团,深入奉化、海曙、鄞州三地,用镜头和笔触记录宁波乡村的绿色蝶变。
在奉化大堰镇箭岭村,采访团直观感受到这座藏于天台山余脉、海拔1000多米的山村,紧邻横山水库,河道清澈无垃圾,地面洁净无烟蒂,“零污染村庄”不仅是标签,更是村民的日常行动。采风团在村书记的带领下,沿着洁净的村道,走进垃圾分类现场、环保酵素制作工坊等点位,感受村庄的新变化和村民的新生活。如今,箭岭村以“生态环境教育+”为路径,推动环境教育与生态旅游、生态农业、文化创意、体育休闲深度融合发展,目前正紧锣密鼓谋划未来乡村建设。随后,采风团又来到“浙东药谷”灵芝基地和“全国文明村”后畈村,用镜头和笔记录下灵芝“仙草”和后畈缸瓦艺术村的绿色共富故事。
夏日的奉化大堰,天蓝水清,作为奉化唯一全山区的小镇,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也为鸟类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市民代表施建庆一路拍摄不停:“这里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不仅本地鸟类增多,还吸引了不少‘外来客’安家落户。”
采风团来到“中国光伏第一村”——海曙龙观乡李岙村。屋顶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清洁能源与乡村美景相映成趣。村党支部书记介绍,该村光伏年发电量超50万千瓦时,仅此一项每年为村集体增收60余万元。
在五龙潭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大家被丰富的生物资源所震撼。采风团在这里看到了素有“植物界的大熊猫”之称的中华水韭,它们对生存环境要求极度苛刻,而此植物发现于五龙潭,足以彰显这一区域生态环境的优越。去年冬天,五龙潭开设的吊炉火锅一位难求,游客们品尝之后,纷纷主动要求购买村民们养殖的走地鸡和蔬菜瓜果。这些产品和服务不仅满足了游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为当地村民们带来了经济收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炎炎夏日,紧邻的青云峡漂流景区内,长三角游客络绎不绝,暑期的“绿色清凉经济”正酣,让大山的“生态颜值”变成村民的“共富产值”。下午,采风团走进鄞州湾底村,村口的绿意扑面而来,全村绿化率高达82.5%。近年来,湾底村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从昔日的落后村落蜕变为生态样板村。如今,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村民腰包鼓了起来,家家户户共享发展成果,成为“两山”理论落地生根的鲜活注脚。
此次采风活动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其间,“宁波倪少”主持微博#宁波两山20年#话题阅读量突破5000万。此次采风活动通过全媒体传播,生动展现了宁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创新实践,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鲜活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