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老年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提案议案

宁波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第65号提案的答复


 

宁 波 市 环 境 保 护 局 文 件

  
甬环函〔2017〕16号



 宁波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第65号提案的答复
 

徐翔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上《关于促进环保服务业发展的建议》(第65号)收悉。我局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环境保护工作和环保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环保产业是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的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性产业,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环保产业作为提高污染治理水平,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物质基础,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环保产业发展迅速,“十二五”期间环保产业年均增长率达到12%—15%,远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成为最具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当前,我市环保产业正处于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2015环保行业总产值405亿元,其中环保服务业产值占比达到了8.74%,环保服务业在整个环保产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我局对扶持和引导环保产业一直非常重视,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推动环保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编制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为了优化我市环保产业结构,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高核心竞争力,推动环保企业规模化发展,积极培育和发展环保产业,我局委托宁波市环保产业协会编制了《宁波市环保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宁波市环保产业保持约20%的年均增长率,力争到2020年,全市环保产业实现产值约1000亿元(其中环保装备与产品业300亿元,环保服务业100亿元,资源综合利用业600亿元)。在环保服务或环保装备与产品领域形成2-3家产值超过5亿元领航企业,5-10家产值超过1亿元的龙头企业,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环保产业基地和创新中心。新建20个以上国家级、省市级工程实验室或技术研究中心;建设2-3个技术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组织实施300个以上研发项目;培育建设2-3家国家级、省级环保科技研发机构或创新服务平台。规划主要任务要重点打造优质环保服务业,着重发展工程技术服务、环保咨询服务、环境检测服务、设施运营服务、人才培养服务、环境金融服务等6类环保服务业,到2020年环保服务业产值达到约100亿元规模。

  二、建立环保产业协会

  宁波市环保产业协会成立于1991年9月,协会性质为环保行业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自愿参加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协会有团体会员单位103家,业务范围涉及环保产品生产、工程治理服务、技术咨询服务、资源综合利用四大类;个人会员26人,以环保管理人才及专业技术人才为主。协会2014年正式获得“5A级社会组织”称号,2016年8月,通过市民政局复评,再度获得“5A”级殊荣。2017年宁波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联合国内15个副省级城市共同开展“全国副省级城市环保产业自律联盟环境保护治理能力评价”工作,探索行业信用管理制度建设,制定宁波市环境保护行业的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办法。组织会员参加各类展会,包括上海亚洲环保展、宁波国际环保产品博览会、宁波住宅产品博览会、浙江省国际环境保护产品博览会等。近年来,环保产业协会不断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自身运作,倡导行业自律,凝聚行业力量,反映企业呼声,维护企业权益,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行业管理新机制,协助管理部门推进行业管理工作,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很好的发挥了政府和企业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三、搭建环保技术服务平台

  2009年浙江省环保厅筹建“浙江省环保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简称“平台”),平台以浙江省环科院为牵头单位,联合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核心共建单位和18家紧密层协作单位共建,2013年9月通过浙江省科技厅验收。2014年我局主动争取平台建设单位省环科院的支持,依托市环科院成立浙江省环保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宁波工作站。工作站成立以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整合、共享、服务、创新”的思路,紧紧围绕大气污染防治、“五水共治”、剿灭劣Ⅴ类水、土壤修复等现阶段环境热点问题,主动为环保企业提供环保科技咨询和技术引进指导,针对企业产品研发、污染治理过程中无法依靠自身解决的技术难题,对接平台技术协作单位,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切实解决企业技术需求,加快先进环保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推动环保产业转型升级,为我市环保产业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四、开展第三方污染治理试点

  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提出以环境公用设施、工业园区等领域为重点,以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为导向,营造有利的市场和政策环境,健全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监管有力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市场,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推动建立排污者付费、第三方治理的污染治理新机制,提升污染治理水平。2015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住建部、环保部批复同意我市《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实施方案》,成为全国首批3家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单位之一。通过试点,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小港污水厂实施了化工和印染行业污水专用管网铺设、污水处理设施改造等试点工程项目,初步建立“工业污水集中收集+工业污水预处理+终端污水处理厂”第三方污染治理运营服务模式,制定出台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实施细则,探索在第三方治理企业股本结构中吸引试点范围内工业企业参与的投融资新机制,建立园区工业企业污水处理费直接支付给第三方治理企业的付费机制。第三方污染治理试点项目的实施,为我市加快推进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专业化、产业化积累了重要经验,拓展了环境服务业细分领域,促进了环保产业多元化发展。

  五、加强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监督管理

  2015年环保部发布《关于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对社会环境检测机构提出“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环境监测,规范社会环境监测机构行为,促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良性发展”的总体要求。近年来,我市社会环境检测行业发展迅速,环境检测市场不断拓展,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已经成为环境监测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也出现一些检测服务低价竞争、检测数据质控不严等问题。为促进社会环境监测机构良性发展,提高社会环境检测机构能力水平,我局出台了《宁波市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管理办法》,明确社会环境监测机构业务范围和备案登记管理要求,第一阶段开发八个方面的监测市场:环境管理监测、企业自行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监测、加油站油气回收监测、机动车尾气监测、危险废物鉴别监测、科研项目委托监测等。管理办法出台后,我市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积极响应,目前全市已有14家社会检测机构通过备案登记。通过规范管理,促进社会环境检测机构有序发展,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低价竞争,培育了环境检测市场,同时保证了检测数据质量,提高了检测服务水平。今年,我们计划研究出台社会环境检测机构考核细则,实施年度考核和飞行检查,通过规范管理进一步促进环境监测市场健康发展。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做好环保产业市场培育和监督管理工作,一是联合相关部门推出环保产业扶持政策,协调科技部门支持环保产业孵化器建设,经信委加大环保企业研发投入方面的资金补助,金融部门加大环保服务业类企业融资倾斜力度。二是扩大政府采购环境服务范围,开放环保竣工验收监测、污染治理绩效评估等环境服务,扩容环保服务业市场规模。三是探索环保行业管理体制,整合政府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优势,加强监管力度,查处违规行为,规范市场秩序,倡导行业自律,建立诚信体系,促进我市环保产业繁荣发展,为我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发挥更大作用。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衷心希望您继续关注我市环保产业的发展,并对我市环境管理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宁波市环境保护局

     2017年8月4日

 

抄送: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市发改委,市财政局。

宁波市环境保护局办公室    2017年8月4日印发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